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验室新闻

首届中澳食品安全与技术进步研讨会在京召开,任发政教授做主题报告

时间:2016-04-25 作者:功能乳品实验室


4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共同举办的首届中澳食品安全与技术进步研讨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副院长刘旭,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工程院副院长凯伊·巴斯弗德,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农业公参马明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孙咸泽,国合司、食监一司、食监二司、食监三司有关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中澳食品安全专家等共约130人参加了会议。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来自两国学界、教育界、产业界及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主管官员围绕“从农田到餐桌技术进步与食品安全”的主题,对食品安全与ICT技术、原料安全与加工品质提升、食品供应链保障与溯源等三个主题进行研讨。就食品安全所涉及的生产、加工、储输、营销到消费者餐桌全过程的科学、研究及工程等问题进行广泛交流,并探讨新技术、特别是农产品溯源与信息技术在全过程的应用。深度把脉两国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对策和合作建议, 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安全体系。中国工程院陈君石、庞国芳、岳国君、吴清平、沈建忠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工程院副院长凯伊·巴斯弗德、准院士格雷格森、墨尔本大学本内特教授等十余名顶尖专家分别代表中澳双方就各自研究领域做了汇报。

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功能乳品实验室主任任发政教授作为中方科学家代表就中国乳品的质量与安全状况分析做出重要报告,针对目前中国乳制品产业与安全现状,分析了乳品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解决乳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引起广泛赞誉和共鸣,并就奶牛可追溯体系、乳品检测标准制订等问题与中外学者进行了问答互动。

任教授指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品工业产生致命打击,经过7年的努力,中国的乳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近100%,但是乳制品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乳制品产业仍然没有走出低谷,消费信心没有充分恢复。中国奶业将长期面临资源环境、农业资源、国民健康等方面的压力,原料乳价格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未来我国乳制品将向区域低温化发展,产品向营养化、功能化转变。建议政府继续加强乳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完善乳业标准法规及追溯体系,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提高原料乳质量与安全,建立国民诚信体系,重振消费者信心,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乳制品消费。